首页/宜居乐山/正文

乐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草案(2021-2035年)

发布时间:2023-01-20 来源:乐山自然资源局 发布者:珠珠
 
评论

乐山市国士空间总体规划(公示草案)
(2021-2035年)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乐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乐山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依据。《规划》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乐山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旅游兴市”战略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乐山全面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行动纲领,是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引领保障,是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本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乐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包含4区1市6县,总面积约127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为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的城区城镇开发边界所围合区域,总面积约147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

市情概况

乐山,古称“嘉州”,素有“海棠香国”美誉,拥有三处世界遗产,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是四川唯一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旅游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国土面积:12720.42k㎡;市域常住人口:316.1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003.4亿元;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1.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乐山现代化建设,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牢牢把握和贯彻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落实“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旅游兴市“战略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配置资源要素,推动乐山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在新征程上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乐山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1.2 规划原则

战略引领、系统谋划、保护优先、底线约束、区域联动、开放协同四、全域统筹、城乡融合、彰显特色;

1.3 总体定位

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硅谷、全省区域中心城市

1.4 发展目标

①、2025年目标: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成效显著,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地位得到巩固,水土流失情况持续改善,小流域水环境稳步提升,城乡布局得到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局面基本建立,产业能级显著增强,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②、2035年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创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粮食安全不断稳固,耕地质量稳步提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地位持续加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全面跃升,乐山都市圈全面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效应充分释放开放权纽地位全面提升,人文底蕴全面彰显,城乡风貌形态特色突出,山水佛城景和谐相融。

③、2050年目标:全面建成经济动力强劲、中外游客向往、现代产业繁荣、环境优美宜居、人文魅力彰显的巴蜀文化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1.5 开发保护战略

①、绿色发展战略:严守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和历史文化保护底线,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加强生态系统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土地、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坚持增存并举优化建设用地利用,降低能源消耗,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②、开放联动战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畅通成渝地区一体化交通网和快捷畅达通勤蜀,建成投运乐山机场,推进崛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主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发展,发挥旅游特色资源优势,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渝“后花园”。

③、强心聚核战略:升城市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人口、产业和城镇空间聚集水平,加大空间要素向市域北部优势地区倾斜力度,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筑乐山都市圈强引擎,推动市中区、峨眉山市、五通桥区、沙湾区同城化、组团化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充分释放极核辐射带动作用。

④、产业强市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强化稳链强链补链延链,引导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前瞻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纵深推进全域旅游扩容提质核心景区,联动发展一般景点,优化旅游线路组织,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建设成渝地区旅游首选地。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2.1 科学划定空间底线

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按照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并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行洪调蓄、地灾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避灾安全线,筑牢乐山发展避让等要求的空间底线。

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应划尽划、应仔尽保,落实省级下达乐山市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下达目标任务至各区县,签订区县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

②、生态保护红线:将整合后的自然保护地、“双评价”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以及公益林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以及峨眉山市等区域,并按照相关保护要求进行严格保护

③、城镇开发边界:严格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蓄滞洪区等不适宜城镇设区域,引导有限新增建设空间指标向市域北部优势地区倾斜,保障产业发展、完善设施服务、强化基础支撑,发括优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④、历史文化保护线:统筹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构建由世界遗产、历史立化名域、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文物作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

⑤、行洪调蓄安全线:将具有行洪、分洪、蓄洪和滞洪作用的河流通道、低洼湿地、河湖水库划入行洪调蓄安全线,主要分布在市中区、五通桥区和夹江县境内的青衣江和氓江两岸。

⑥、地质灾喜避让线:将市域范围内地震断裂带以及存在地质灾害影响的地厅灾害高危险区划入地质灾害避让线。在管控上地质灾害避i线以保持自然状态为主,新增加的开发建设活动须严格避i范围内现状居民点等建设用地应有序搬迁。

2.2 严控资源利用上限

水资源: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到203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3亿立方米以内。

能源:落实碳排放减量任务,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到203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2700万吨标准煤。

林地资源:加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筑牢森林防火红线。加强林地保护与修复,严控森林采伐限额,保护古树名木。

矿产资源: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区域优势互补、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湿地资源:强化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划定湿地管理线,严格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到2035年全市湿地总规模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减少。

草地资源: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快草地生态建设步伐,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2.3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核心;

四带:成乐城镇产业综合发展带、乐宜渝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带、成乐科技创新发展带、乐汉生态旅游经济带;

两片:北部城镇农业发展片区、南部自然生态保护片区;

五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马边河、茫溪河五条生态保护廊道;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2.4 优化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2+4”农业

2大重点产业:粮油、生猪

4大特色产业: 峨眉山茶、晚熟柑橘、地道中药材、林竹产业

壮大“1+3+2”工业

1个主导产业:光电信息

3个支柱产业:先进材料、绿色化工食品饮料

2个培育产业:先进装备,战略型产业

壮大“3+3+2”服务业

3中究城现代容究中心

3基地:科技信息示范基地,人力资源基地、国家级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2城:全国美食地标城国际旅游会展名城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3.1 农业空间布局

两核:规模化粮食生产核心、标准化生猪生产核心。

两廊:高山蔬菜产业廊道、冲击坝区早春蔬菜产业廊道。

四集群: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多片:11个以县为单位的农业现代化示范片区。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3.2 挖掘新增耕地潜力

耕地恢复:综合考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农业灌派用水需求和生态保护需求复耕部分“两恢复”地类。

未利用地再开发:综合考虑生态涵养功能和新增耕地的可长期利用性,适度开发部分宜农其他草地和裸土地。

建设用地复垦:引导零星分散农村宅基地和低效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为耕地。

3.3 促进耕地提质增效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程水网与天然水网互联互通,加快建设重电水源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水务。

水田垦造:依据水资源配置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将早地和水浇地垦造为水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田块平整、渠网配套路网建设、地力培肥等措施,稳步提高耕地质量。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4.1 生态空间布局

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作用,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相关保护要求加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生态廊道建设,维护生态格局稳定,形成“一屏两区、五廊、多斑块生态空间布局。

一屏:西南部峨眉-马鞍-五指山生态屏障是筑牢乐山“绿水青山”的生态骨架。加大“华西雨屏”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大小凉山水源涵养功能,持续推进生态保育。

两区:主要包括西南部大小凉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北部生态环境治理区。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加大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生态治理力度。

五廊:主要包括崛江干流( 乐山段 )、大渡河、青衣江、茫溪河、马达河五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廊道完整性、连通性建设,提升生态廊道沿线蓝绿空间品质。

多斑块:包括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区等,是生态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地要求进行保护,禁止城镇开发农业生产侵蚀生态斑块。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4.2 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将市域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的八月林自然保护区、峨眉山风景区、大瓦山湿地公园、大渡河峡谷地质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拓展”的两级自然保护地体系。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4.3 开展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乐山城市实景

遵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建则建的原则,采取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等措施,统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和生产矿山的生态保护修复,恢复和提升矿区生态功能。

②、水环境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乐山城市实景

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重点保护和建设四川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四川沙湾大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加快推进崛江干流、大渡河干流、青衣江干流的防洪工程建设,以及重点中小河流城镇和村庄河段的防洪治理。

③、林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乐山城市实景

深入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等加大重要水系流域岸线防护林建设力度,采取退耕还林、开垦造林等修复措施,大力推动森林高质量发展。

④、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乐山城市实景

保护城乡整体山水格局,营造山水城景文相交融的大美山水公园城市,实施基础设施防护绿带、组团限离带、郊野公园和城市绿地的修复与管控,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完善城镇防洪体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乐山最新城市规划

 5.1 城镇空间布局

一圈:即市域北部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井研县、夹江县、键为县共同组成的乐山都市圈,是推动乐山能级跨越的核心引擎。

四星:即市域南部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四个“卫星城市,是乐山大都市圈重要的功能补充承担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职能任务。

多点:即各区县重点打造的县域副中心或中心镇,是直接服务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的“纽带”。

 乐山城市规划

5.2 明确城镇体系规模等级

坚持中心城市引领、节点城市支撑,推动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现代城镇体系。

城镇等级结构:

乐山城市规划

一级区域中心城市(乐山市中心城);

二级次级中心城市:(峨眉山市、键为县、夹江县、井研县);

三级县域中心城市:(沐川县、峨边县、马边县城、金口河区);

四级县域中心镇:(茅桥镇、土主镇等31个城镇);

五级一般镇 (乡) :其他

 乐山城市规划

 5.3 提高城乡建设用地效率

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系统梳理批而末供和闲置土地情况,分类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再利用,有序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探索混合用地供给方式,提高城乡建设用地效率。

①、批而未供闲置用地:明确批而未供和闲置士地分类处置措施,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与士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挂钩。

②、农村建设用地:有序开展土地增减挂钩,结合市域地形地貌特征,分类推进亚坝区、丘陵区和山区散状乡村居民点适度聚居有效提高乡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③、混合用地:鼓励土地混合利用,推动不同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供应方式。支持存量士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增强土地弹性。

乐山城市实景

乐山城市规划

6.1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畅通乐蓉、乐桂、乐昆、乐渝、乐藏”四向五廊“综合交通廊道

“1+4+N”航空体系:建成乐山机场,规划峨眉山、峨边、马边、金口河4处通用机场,若干停机坪。

水运:提升崛江航道等级,构建“一港八区”港口布局,合理划分各港口功能.

多制式轨道交通:推进渝自雅铁路建设,规划研究成乐西昆高铁、乐宜货运铁路、市域铁路、山地轨道。

乐山城市规划

6.1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织密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天眉乐高速、乐资高速、自键高速、峨马屏高速、乐荣高速、新峨高速,与成乐高速、乐宜高速、乐自高速、乐西高速、乐汉高速、乐雅高速、绕城高速共同构建乐山“一环七射两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络。

提档升级干线公路:利用国省道和区域快速路构建“六纵四横两环线”高品质普通干线公路格局。至规划期末,实现乐山境内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95%以上,提升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至75%以上。

乐山城市规划

6.2 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

乐山城市规划

给水工程:构建全域覆盖的供水体系,到2035年全市城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城镇的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排水工程:乐山市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城区和重点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一般乡镇有条件可采用雨污分流制,或根据地形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农村采用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

电力工程:电源以国家电网为主,以地方电网为辅;完善500kV、220kV骨于网架建设,加大水电资源在区域内消纳能力;预留能源通道,确保电力送出和供应保障需求。

通信工程:优化网络结构,打造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加速建成高水平的大数据基础设施,融入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乐山大数据中心体系。

燃气工程:积极加强与国家干网的互联互通,加快市域内天然气输送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天府新区一一键为输气管道、川渝输气南干线西段复线一一乐山输气管道等主要干线管网工程,形成多源多向的气源供应体系。

环卫工程:生活垃圾采用分类收集,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形成“村收-镇运区县市统筹处理”的体系,到2035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6.3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地质灾害:到2035年,地质灾害易发区及隐患点100%完成有效防治,全市已查明的剩余地灾隐患点100%开展监测预警。

抗震减灾:加快地震断裂带地区的抗震防灾综合体系建设,乐山市的键为县和井研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其他区市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防汛抗旱:开展崛江、大渡河、青衣江及中小河流重要江河堤防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中心城区、各县城和建制镇的防洪排涝标准按照国家规范确定。

消防规划:积极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构建以消防指挥中心、消防训练基地、普通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为主的消防体系,强化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等特殊保护对象的消防安全工作。

人防规划:完善人防基本指挥所、指挥中心、机动指挥所建设,建立以防空地下室为主体,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综合管廊等兼顾的防护工程体系,增强乐山市综合防护能力。

应急疏散:建设航空、铁路、公路协同的区域疏散救援通道,构建广域防灾体系。分级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形成中心避难疏散、固定避难疏散、紧急避难疏散三级避难场所。

乐山城市规划

7.1 构建人文魅力景观体系

乐山城市规划

五区: 五个特色景观分区

乐山城市规划

三廊:三个特色景观走廊(青衣江自然山水景观廊、大渡河生态研学景观廊、岷江文化风情景观廊道)

乐山城市规划

多节点: 多个特色景观节点(夹江千佛岩一东风堰景观节点、井研集益乡农耕文化景观节点、五通桥人文休闲景观节点、大渡河水上运动景观节点、键为工业文化景观节点、沐川竹海生态景观节点、金口河山地景观节点、峨边高山生态景观节点、马边民俗文化景观节点)

7.2 打造高质量旅游服务展示体系

加快推动旅游发展由“两核驱动”向“全域风景”提升,以核心旅游景点为支撑,联动融合其他景点,精心组织六大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构建旅游景观大环线、小环线。

旅游景观大环线:以现状省道、国道为依托,打通区县间交通连接,串联市域世界级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特色小镇以及旅游特色村,推动乐山旅游全面转型升级。

乐山城市规划

旅游景观小环线:以乐山大佛与峨眉山约40公里、1小时车程的空间距离为半径,联动城市腹地范围内或与之密切联系的文物保护、山水体验大佛观光等资源,形成1小时旅游经济圈。

乐山城市规划

精品旅游线路:围绕佛教文化、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美食体验、工业观光、秘境探索、生态康养六大主题,着力开发六条全域联动的精品旅游线路。

 乐山城市规划

乐山城市规划

乐山城市规划

8.2 确立“一核两翼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乐山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圈。

两翼:东南综合产业发展翼与西南文旅和科技发展翼。

多组团:7个城市功能组团和12个旅游功能组团。

乐山城市规划

 8.3 优化城市交通组织

优化对外交通组织:构建过境交通环线,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市带来的干扰:形成高速公路绕城环线,中心城区共设置15处互通出入口;普通干线公路全面外迁,利用S215、G348、S103和乐峨大道形成中心城区物流过境环线。

改善城市路网布局:骨干道路格局:布局“十横十纵”主干体系,保证各相邻组团之间两条以上骨干道路联系。畅通路网微循环:规划工业园区道路网密度为4-6公里/平方公里,其它城市组团落实“小街区密路网”理念,道路网密度提升至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乐山城市规划

8.4 提高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水平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一乐山大佛:强化乐山大佛与峨眉山景观视廊保护,大佛至金顶大佛至万佛顶景观视廊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遮挡峨眉山山体高度1/3。

历史文化城区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城区整体格局风貌,延续内外双城空间格局,加强嘉州内外古城墙的修缮,保护历史城区3条眺望景观视廊及3条沿江景观视廊。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桂花楼皇华台应重点保护桂花楼、皇华台等整体风貌形态,注重建筑风貌、高度、色彩控制:苏稽应重点保护传统院落空间、街巷肌理,两河口应重点保护民宅古盐码头、古树名木、盐帮码头场景。

1910年代的乐山

1910年代的乐山

乐山古城墙

乐山古城墙

乐山嘉定坊

乐山嘉定坊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乐山大佛、郭沫若故居、离堆等5外国家级文保单位、7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3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进行保护。

历史建筑保护:54处历史建筑应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加强历史建筑的档案建立、标志设置、防护加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9项省级及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要求进行保护。

历史资源活化利用

①、构建2条展示廊道:构建崛江人文风情展示廊道与大渡河自然生态展示廊道,展示乐山人文历史资源与生态资源。

②、组织4个文化活化展示组团:构建乐山核心文化展示组团、五通桥人文自然展示组团、沙湾滨水休闲文化展示组团、苏稽湿地文化休闲展示组团。

③、探索文化展示利用多种模式探索观光式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互结合的展示利用模式,丰富传统展览方式,鼓励民俗体验、3D建筑模型等新技术应用。

8.5 塑造“山水城景”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

三江五廊”:以青衣江、大渡河、崛江三江为主轴,串联沿江多个滨江公园、广场、桥头绿地、湿地公园乐山大佛景区、嘉州古城、文化中心等,打造大渡河古今交融文化走廊、青衣江三曲六弯活力走廊、大渡河文旅休闲生态走廊、岷江公园绿道休闲走廊、岷江产城融合创新走廊。

乐山城市规划

一个核心风貌区:水墨嘉州古城文化风貌区,由嘉州古城、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含三江生态湿地)共同构成。

三个沿江特色风貌区/三个现代城市风貌区

乐山城市规划

乐山城市规划


9.1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协同共建产业集群。全面对接成德眉资同城化地区,合力建设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两个传统产业协作区。

乐山城市规划

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及数字经济以高新区、五通桥光伏产业基地、沙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主与绵阳国防科研基地、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合作;装备制造以键为经开区为主,加强与德阳高新区、龙泉驿经开区、资阳经开区协作;新材料以高新区、夹江经开区为主,加强与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德阳高新区协作;

乐山城市规划

2个传统产业协作区: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峨眉山、井研为主,与乐至、安岳、仁寿等地共同做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居建材产业以井研为主,与成德眉资家具制造、建材生产企业共谋产业升级路径。

9.2  推进乐山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构建“一核四带五廊”空间格局

强化乐山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与峨眉山市、夹江县、键为县、井研县同城化协同发展,提升人口经济集聚承载能力。

乐山城市规划

一核: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为都市区核心;

四极:以峨眉山市、夹江县、井研县、键为县为四个增长极;

两带:国际旅游与生态保育带、现代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带;

五廊:市中区一夹江的新型产业走廊、市中区一峨眉山的峨眉河文旅融合发展走廊、市中区一井研县的新型轻工产业走廊、市中区一沙湾区的数字经济文旅康养休闲走廊、市中区一五通桥区一键为县的现代产业走廊。

推动城市功能产业协作、生态保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一体化。

乐山城市规划

10.1 构建规划传导体系

①、市总体规划一县(市、区总体规划传导指引:从战略指引、分区管控、底线约束、指标体系、清单管理五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个方面,划的核心内容传导至各县 (市区) ,强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却划对下级规划的管控与引导,确保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约束性指标和管控内容的有效落实。

②、市总体规划一专项规划传导指引:专项规划要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专项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方向、规划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项目等应符合国士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文本、医件应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的相关约束性指标。

③、中心城区一详规单元传导指引:加强对详细规划的指引和传导,将市级中心城区细分为嘉州苏稽、牟子、高新、沙湾英、五通桥等7个详细规划管控单元,分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发展规模、主导功能、设施配置、蓝绿空间等要求,确保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内容的深化落实。

10.2 加强实施监督管理

①、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开放型数据库接口,确定国士空间规划信息架构,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评估,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传导实施。建设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综合性国土空间系统,加强重点项目资源规划服务,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网上挂牌出让交易、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工作。

②、配套法规政策:通过完善土地供应地价、继续提升产业“标准地”供应力度、加大乡村振兴用地支撑制定主要控制线管理办法、出台特殊类型用地管理办法以及健全下位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法规,为规划的落地实施提供政策和法规保障。

③、实施监督与评估预警机制:开展“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行动,强化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及时响应,对突破刚性管控要求、约束性指标的风险及时预警。完善规划调整机制,建立“刚性与弹性”兼顾的规划调整机制,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或随意修改规划。提升评估成果应用深度和广度,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④、监督考核问责制度:建立规划实施主体责任机制,明确规划监督与考核主体,推动责任层层压实,确保规划落实到位主体责任考核标准。构建主体责任考核标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考核合格、不合格的情况,对相应责任主体进行奖励或惩罚。实行“四级提醒”的督察整改方式,对规划实施不重视、不作为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整改。

热门楼盘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